热门关键词:
(追梦不晚!这位上大博士生百炼成钢)
怀揣着对科研的热情
他回到高校深造
6篇SCI,3项国家发明专利
他勤勉拼搏,勇于追梦
严于律己求实创新
用信念和经历守望研途
他是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铁荟
人物名片
张铁荟,中共党员,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onlinearDynamics、JournalofIntelligent&RoboticSystems、ProceedingsoftheInstitutionofMechanicalEngineers,PartC-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Science、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RoboticSystem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的研究,2021年参加第40届中国控制会议并作汇报。获2021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获上海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
同理共情得益导师指点
摆正位置平常心面对困难
人生路上多有探索,才会精彩纷呈。曾几何时,张铁荟还是一颗“螺丝钉”,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学生们拧紧理想、扎牢希望。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李恒宇教授,两人志趣相投,亦师亦友。张铁荟对研究机器人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也曾犹疑,“现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晚吗?”在交流中,对科学的敏锐和对学术的追求深深感染着他,他很清楚一位良师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学术路上最大的动力就是对科研的热情。”正是这份热情,让张铁荟在一年后决定再深造,以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身份,重新开始象牙塔的生活。虽然年龄、非科班背景以及陌生的环境也曾让他焦躁过,但他始终怀揣着兴奋与期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管理和执行计划。”来者犹可追,研究方向的确定让张铁荟针对性查缺补漏,求知的渴望又带来探究新知的动力,实验室良好的氛围也帮助这位“后进生”很快度过了适应期。
善思养成科研习惯
量体裁衣融合团队的支撑
“柔索云台仿生人眼的关键切入点在哪里?非完整约束系统转化为高阶全驱系统的优点?如何从马尾辫动力学分析稳定性……”每周一次的组会上,实验室的小伙伴们会提各种专业和有趣的问题,不断萌发新的想法,以多元发散的问题推动新的探究。导师鼓励张铁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并做汇报。“重视专家提问,在回答交流的过程中或许能发现‘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火花。”
为提高文献阅读效率,遇到重要的高质量文章,张铁荟会直接扫一遍摘要,略读引言贡献根据已有知识结构评估与研究方向的联系,判断方法的可行性,必要的话再进行精读,推公式并复现。他为自己设立好期限,细化到每天都有清晰的规划。
重视逻辑思维的习惯也让他在学术道路上稳扎稳打。“因为有过数学专业的研究背景,目前正着力基于集群控制的各种算法去实现多机器人协调控制的理论应用,虽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但我有信心把自己的研究工作推向深入。”这种信心就来自于李恒宇教授机器人感知和多机协同课题组在这一领域的深耕,以及谢少荣教授的智能技术与系统战略创新团队多艇集群重大项目所带来的强力支撑。
日积月累做好时间管理
自律自信于不经意间蜕变
科研探索自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尽管经历了反复打磨和历练,张铁荟第一篇文章还是被拒稿了。导师第一时间的鼓励,工作经历形成的稳重性格,让他能以平和的心态查找不足。
凝练思想,反复斟酌词句;从各个角度琢磨公式的含义和用意,结合已有文献深入打磨方法;审稿人严谨刁钻的问题也让他从写作立意、实验分析比较和细节的处理中把握住了方向;泡图书馆、扎根自习室,修改、再被拒、再修改……历时一年半的四次拒稿、两次大修后,文章终于被接收。张铁荟表示,这是坚持不懈与日积月累带来的蜕变与爆发,“面对科研路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做到‘付出甘之若饴,所得归于欣喜,不得亦心有栖息’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多来,每天坚持锻炼已经成为张铁荟科研学习之外的必修课。“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博士研究生更要做好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强健的体魄是漫漫科研路上承担风雨、克服困难的本钱。”也正是这种自律,让他在经历科研历练的同时,保持活力应对每天高强度的科研工作。
崇德尚研分享经历感悟
研途分担坚定信念再启航
在机自学院“崇德尚研”学风建设季开幕式上,张铁荟分享了他的感悟。他说,做科研就是要一点一滴打磨,除了对科研的激情、严格的自律外,还要敢于硬碰硬,不惧怕孤独。他建议大家写作早开始,要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发挥自身优势,在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多琢磨、多尝试、多体验,锻炼遇挫不折的特质,将坚韧的习惯与热情融入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立志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贡献力量。
对每一位已成家的博士生来说,很难做到兼顾学业和家庭。家人朋友的分担相助,让张铁荟可以全身心投入科研。角色转换见证初心,党员责任支撑信念,他的科研之路必将长久地走下去。最后,张铁荟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的青春誓言,致敬所有勤勉拼搏的科研工作者,与大家共勉。
时光从不语
却总在过程中给到你答案
愿所有上大人
永葆一颗真心
坚定初心使命
做奋斗奉献的追梦人!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