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问策上海:深化高校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的供给改革)
加快引进海外人才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主要举措之一。海外教师不仅对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对开阔学生视野,提升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有普通本科院校39所,这些高校担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从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重要任务,它们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也是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之一。
“十三五”期间,加快从海外引进人才,是上海高校普遍重视的人才队伍建设举措。那么,上海高校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有哪些特点?海外拟归国青年人才的个体需求如何,这些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引进政策是否匹配?
本文拟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结合笔者近期研究中的发现,尝试解答上述问题,并就“十四五”期间以及更长远的未来,上海高校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可能做出的政策改进提出建言。
一、上海高校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的特点
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一般指高校为引进海外青年人才制定的系列政策,包括家属与子女安置、住房保障、户籍安排、薪资、研究与教学支持、职称晋升与评价等方面。这些政策仅针对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有些对海内外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才都适用。
一项对我国内地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文本分析发现,各地人才引进政策共性有余、个性不足,普遍重物质条件的提供,轻工作环境的涵养。为对上海高校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的特点进行分析,我们选取了15所上海高校,包括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6所普通高校,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收集了仍然具有效力的人才引进系列规定,共收集到27份政策文本。
在此前开展的研究中,我们尝试对各项政策供给的强度进行定量赋值和排序,为“软”的政策供给分析提供“硬”依据。政策强度划分的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话语内容,二是话语结构和发生顺序。具体操作中,主要以政策要点的出现频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又将文本写作顺序作为依据之一,据此对政策供给强度进行赋值、排序和划分等级。根据对政策强度的界定,在全面分析政策要点后,我们发现,“十三五”期间,上海高校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具有如下一些层次和特点(见表1)。
从上表可见,
属于较强供给的政策要点包括薪酬津贴、住房、科研启动经费;属于中等强度供给的政策要点包括研究与办公条件、科研团队建设、职称、研究生招生资格
;属于较弱供给的政策要点包括福利与保险、子女入学、科研项目申请支持、户口、国内外访学机会、人才计划申请支持、产学研践习机会、人事编制、国家与地方补助、配偶安置、学术休假等11项。
另外,在沪高校提供政策的内容均与招聘岗位的职称等级有关,岗位职称等级越高,政策供给标准也越高。
二、海外拟归国青年人才的个体需求的特点
本文所称的海外青年人才指出生地为中国大陆,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在海外(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已经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仍在海外但有意愿回到国内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才。在个体需求调查中也称他们为海外拟归国青年人才。
个体需求指海外拟归国青年人才对回国内高校做老师,在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个人生活与家庭生活等多个方面的需要和诉求。
本研究在多方帮助下,通过网络开展了电子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对象对其需求的强烈程度的主观赋值为划分依据,对回收的18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海外拟归国青年人才的需求具有如下特点(见表2)。
在20项可通过政策供给满足的个体需求中,均值最高的是薪酬津贴,其次是科研合作氛围、工作自主性。
强度排序靠前的个体需求中,与科研相关的占了较大比重,如科研合作氛围、科研项目申请制度、科研启动经费、教学与科研设施等均位列前十。
强度排序靠后的个体需求是与家庭相关的,包括子女就学、配偶工作的政策安排。较强需求有5项,包括薪酬津贴、科研合作氛围、工作自主性、申请科研项目支持、科研启动经费;中等强度需求有7项,包括是否有人才计划支持、晋升与考核机制、教学与科研设施、国际学术交流机会、个人可自由支配时间、研究方向匹配程度、学校住房政策;较弱需求有8项,包括工作稳定性、研究生招生政策、落户政策等。
学校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方便照顾父母、学校声誉以及学科/平台声誉等6项,由于学校无法改变或短期内无法改变,所以未纳入政策供给分析范围。但部分因素(如学校声誉、学科/平台声誉)对个人求职发挥着重要影响,对学校的政策供给具有替代作用。
三、政策供给与个体需求的一致性与偏差
人才引进政策供给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匹配情况存在四种状态,分别是政策供给与个体需求的强度均为较强/中强且相互匹配的情况(强-强匹配);政策供给和个体需求强度为较弱且相互匹配的情况(弱-弱匹配关系);政策供给强度大于个体需求的情况(供大于需匹配关系);政策供给强度小于个体需求的匹配关系(供小于需匹配关系)。
按照政策供给与个体需求匹配四象限模型,可以看出上海高校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供给与个体需求的匹配状况,既有完全一致的方面,也有存在较大偏差的方面(见图1)。
上海高校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供给与个体需求一致的方面,包括薪酬津贴、教学和科研设施、晋升与考核、住房等,在内容和强度方面均相互匹配,为强-强匹配关系
。强-强匹配关系的4项内容,可以认为是目前高校在引进海外青年人才时着力最大,着重体现校际差异的方面,也是拟归国青年人才预期争取到更高支持的政策要点。
工作稳定、户籍、培训、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5项内容的政策供给与个体需求相互为弱-弱匹配关系。这些内容校际之间差异小,确定性高,“议价”空间窄,属于学校和个人之间不谈也有、谈也基本不会改变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说这些个体需求不仅是个体所实际需要的,更是对政策的诉求。
在沪高校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供给与个体需求存在偏差的方面,供小于需的政策要点较多,供大于需的政策要点少。
其中研究生招生资格或硕、博士生招生指标,从政策供给角度看是一项重要的稀缺资源,但从海外拟归国青年人才需求的角度看,可能由于专业背景多样,他们组建科研团队的需求不高、迫切性不强,故这项内容表现为政策供给大于个体需求的匹配状况。
政策供给小于个体需求的6项内容,有些是学校提供的条件低于个体需求,如科研启动经费的额度;有些学校无法给出确定性政策承诺,比如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申报等;有些是学校可以明确表达但被忽略的软环境供给,如工作方式、合作机会和国际学术交流等。供求偏差的极端表现是有需求无供给。海外拟归国青年人才对工作自主性、个人研究方向与就职学校相关专业方向的匹配程度、学校/学院人际关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支持政策等比较关注,但这些在现有政策供给中均未涉及。
四、政策改进建议
在沪高校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与个体需求之间既有一致的方面,也存在较多偏差。从“十四五”期间加大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供给的针对性看,有一些可以进一步的改进的潜力点。
从重视物质性的保障条件向更加重视职业发展的软环境转变
。此前的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的供给,侧重薪酬津贴、教学和科研条件、晋升与考核、住房等内容,侧重提供基本的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户籍、培训、稳定工作等生活保障,这些具体而可见的物质性保障支持是海归青年人才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
结合海归青年人才归国动因的分析,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是强烈的内在驱动力。不论是理工科还是人文社科专业,一些归国青年学者,对学术职业可以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有理性的预期,在满足其中等程度物质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更看重比如整体上宽松活泼的学术氛围,学术发展早期阶段的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学校的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水平等。“十四五”期间上海的人才引进政策应该向一并重视软环境建设转变,并加大软环境的宣传和推介转变。海外拟归国青年人才在科研合作氛围、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工作自主性、研究方向匹配程度、学校/学院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诉求,是值得高校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兼顾的。这些项目不仅上海高校此前少有涉及,其他地方的高校也强调不够。
当然,学校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是否方便照顾父母,以及学校声誉、学科/平台声誉等无法改变或短期不能改变的条件因素,在海外青年人才引进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值得继续重视。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具有更为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和规范的城市管理体系,对地处其中的高校引进海外人才具有一定的左边加分右边作用。
上海的高校应该打好城市优势这张牌,上海的人才高地建设也应打好在沪高校的牌,形成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一流水准大学之间的共生共荣
。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