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上海纽约大学: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复课机会)
2020年,新冠疫情彻底打乱了中国留学生的计划和节奏,给他们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为疫情风险、出入境限制、航班限制等因素,许多学生无法正常赴海外求学。为了帮助海外学子解决求学之路上的问题,部分国内高校在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过与海外高校的合作,接收留学生先行在国内高校就读。
今年7月,上海纽约大学宣布了一项“GoLocal”(就近入学)方案,接收被纽约大学录取的中国籍学生,为无法回到纽约、阿布扎比的中国学生提供线下复课的机会。此外,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综合性大学,以及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都接受了一批中国籍留学生。
上海纽约大学为因疫情无法赴海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提供复课机会。
11月初到11月中旬是上海纽约大学的期中考试季,近五千名学生将在这里经历个人展示、小组项目等不同形式的考核。
这一学期,这座位于浦东的年轻校园格外有活力。来自纽约大学、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2300名中国籍本科生和800名中国籍研究生,通过纽约大学的“GoLocal”(就近入学)计划,成为上海纽约大学的社区成员。
从纽约转到上海的研究生生涯
“想不到我研究生生涯是在上海开始。”早上八点,2020级纽约大学整合市场营销专业硕士刘明吃过早饭,步行至世纪大道附近的教学大楼,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2020年1月初,刘明从美国回到北京,想在读研前,利用寒假陪陪在国内的家人和朋友。“没想到一回来就回不去了。”新冠疫情的到来,打破了刘明原有的计划。留在国内实习一年?还是注册纽约大学线上入学、上一年的网课?5月之前,刘明一直在两者中纠结不定。“前者会增加一年的不确定性,后者的体验感可能一般。”
纠结之中,刘明收到来自纽约大学的邮件,称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出入境的影响,被纽约大学录取、目前身在中国且无法前往纽约大学的学生,可通过GoLocal(就近入学)项目申请在上海纽约大学注册入学。刘明选择了在上海纽约大学注册入学。
“相比于纯网课,我觉得‘GoLocal’明显是更好的选择,它的学费和纯网课是一样的,但是在上海上课,起码会跟教授、同学有更多的互动和沟通,环境更接近于真正的上学。”刘明说。
上海的生活和刘明预想的相似,对比此时还在线上隔着屏幕、时差,上美国网课的同学,刘明可以在上海纽约大学享受面授课堂,和小组成员进行线下的头脑风暴,到图书馆等自习场所学习,到食堂品尝具有不同国家特色的食物。课余之时,刘明还会约上三两个好友,去游戏厅打打游戏,到市中心品尝上海美食,或去外滩小酌一杯。
“混合式”课堂兼顾中外课程
上海纽约大学官网显示,针对参加GoLocal项目的学生,上海纽约大学在2020年秋季学期开放了“扩展校园”,并开设了近200门本科生课程和40门研究生课程。参加GoLocal项目的学生既可以在扩展校园选线下课程,也仍可以参加原属校园开设的线上课程。
记者获悉,为了迎接“混合式”课堂,上纽大对远程教学设备进行了升级与完善,在教学楼内的60间教室安装了近300台新设备。此外,为了“GoLocal”项目,上纽大还在新学期新聘任了28名教师,与上纽大教师团队共同负责教学工作。
刘明这学期共选了四门专业课,两门线下课和两门线上课。他介绍,根据上纽大对研究生的建议,每名学生可至少选两门线下课程。“线上课程大多是纽约大学的课程,需要按照他们那边的时间进行,有的课程会在深夜。”刘明比较幸运,选到的四门课程都是北京时间下午到晚上。
根据课堂容量安排,刘明所选的线下课程每节课有20多人。他享受这样的课堂,“有什么问题就随时举手提问,甚至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课堂上,老师也会经常安排小组讨论。就连小组成员之间的争论,也是求学过程中珍贵的部分,争论中能学到更多。”
刘明说,在线上课堂,真正的小组讨论内容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的氛围很难形成。“基本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学生问老师问题,老师回答学生各自的问题。而且上网课也经常会发呆、走神。”
半个学期下来,刘明的收获不小。他最喜欢的市场营销学的导师,有着超过20年一线市场经验,之前在上海的一家外企从事市场类工作,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市场咨询公司,专门为顶级的快消品牌提供市场顾问。“相比于纯理论教学,这位老师更多是从一线的角度,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思维体系。”
受到疫情影响,纽约大学传媒与经济双专业大三学生依依也回到祖国,在上海纽约大学线下注册上课。“我身边的中国同学中,有超过七成选择了‘GoLocal’项目,留守美国的和在家上网课的都是少数。”
依依有一门课是在凌晨。“我的同班同学中,不仅有中国和美国的同学,还有欧洲、日本等多地的同学,他们现在基本在自己家上课。为了最大程度上协调大家时间,这门课被安排在了北京时间凌晨三点。”依依说,为了方便中国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提供了课程回放,“平时的时候,我可以在白天的时候看回放,但是遇到考试、小组展示的时候,就只能夜里爬起来。”
校园“中西合璧”感受文化融合
上海的文化和家乡北京有所不同,跟纽约更不一样。刘明在上海纽约大学的校园里,总有一种“中西合璧”的感觉。比如,在开学典礼上,他在校长致辞中除了听到全球疫情造成的动荡与影响外,还学习了关于新时代的长征精神。“这就是我在国外的校园里接触不到的带有中国元素的内容。”
中国学生普遍聪明、好学,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脱颖而出,就更需要努力。刘明说,“期中这段时间是开学后最忙的时候,为了做好小组展示,我们小组成员要不停开会、讨论,我们有时候会在校内找个24小时开放的空间,经常讨论到两三点,最晚的一次到了凌晨五六点。”
依依说,这虽然不是她第一次在上海生活,但上海的生活依然给她带来惊喜,“我喜欢看展,上海的艺术展特别多,我去看了莫奈的《日出·印象》,还看过草间弥生展,还看了浸入式戏剧SleepNoMore。”
依依喜欢上了上海纽约大学这片中外文化融合的小天地。她交到了不少好朋友,有上海纽约大学本校的学生,也有一些外国学生。依依最近也在和一名上海本地学生一起策划组织工作坊,准备带着在上纽大校园就读的纽约大学真正的新生了解校园文化,帮助新生答疑解惑、扩展人脉。
依依很满意这样的“借读”方案,她已经注册了下学期依然在上海纽约大学校园就读,“现在美国疫情不稳定,我不一定能回到美国,回去了也不一定安全。况且,按照我的职业规划,我毕业后可能会在上海工作,在上海纽约大学就读,方便我找实习。”
“这是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优势,在同一教育体系中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俞立中曾这样点评疫情之下,纽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之间的合作。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雷蒙也说,“在这样充满挑战的时刻,我很欣慰地看到,上海纽约大学依然在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我们也在静候出入境政策的最新动态,期待尽快恢复正常。”
同题问答:
Q:回顾2020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依依:作为纽约大学的留学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无法正常回到校园上课,在这个层面,我们也许是“不幸运”的;但我又很幸运,且通过“GoLocal”计划,在上海纽约大学继续线下学业。在上海纽约大学我认识到了新的朋友,上海这座城市也给我带来新鲜的体验。这份“幸运”是我在2020年的收获。
新京报记者戚望校对刘越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