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归国留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大连民族大学毕业生为对象,就有留学经历的毕业生(指通过学校项目或自费等方式出国留学)进行就业形势问卷调查,分别从留学认知和留学基本情况、留学费用支出与就业心理预期、实际就业能力及就业情况这几方面进行调研,探讨归国留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言。
关键词:归国留学生;就业;就业预期;就业论证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3
来自教育部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高达45.98万人,比2013年涨了11%多。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币升值及国外留学门槛降低等诸多原因影响,留学逐渐进入“大众化”时代。与此同时,海归人数也持续增长,达到了36.48万。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去年发布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超过70%的在外留学人员表示学成以后要回国。②随之而来的就是海外回国留学生的就业问题。为此,通过对大连民族大学毕业且有留学经历的归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更好地了解归国留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有关归国留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思考,这将会对指导今后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更好的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样本与说明
(一)调查样本
为了解大连民族大学有留学经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课题组于2014年6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出国留学生。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3%。调查对象按专业方向区分,日语专业占40%、朝鲜语专业占37.62%、国贸、经管及其他专业占22.38%,符合本校日韩语专业出国人员多的客观事实;按性别区分,男生占22.33%,女生占77.67%,符合本校女生多于男生的实际情况。
(二)调查内容
问卷分为留学认知和留学基本情况、留学费用支出与就业心理预期、实际就业能力及就业情况三大模块,共15题。调查的数据主要用于反映归国留学生的留学动机、就业心理预期以及实际就业情况等。调查涉及了不同性别、生源地与专业方向的大连民族大学归国留学生。问卷采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使得本次调查具有典型性、合理性和较强的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留学认知和留学基本情况
关于“出国留学的基本情况”。我们设定了“出国留学方式”“归国学历认证”“出国留学动机”等问题,意图了解海外留学生的认知和集体留学情况。其中45.16%的同学是通过参加所在大学2+2、3+1项目,32.26%选择的是个人联系通过中介机构出国留学,其余参加所在大学4+2项目(国内本科+国外硕士)和参加交换生留学的分别占16.13%和6.45%,另有极少数人通过网络直接申请国外院校。这说明大部分同学的留学方式是通过学校项目或经中介机构介绍,同时又反映出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留学渠道广的时代特点。
关于“归国学历认证”,51.61%的受调查者学历认证是本科,41.94%是研究生,6.45%是博士。而对“留学的年限”,54.84%的受调查者是2~4年,41.94%的受调查者1年或以下,只有3.22%的人员留学年限是5~7年。这一比率表明短期留学者占据留学人员的绝大多数,说明学校在建设长期留学项目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同时留学人员的教育层次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局限性。
关于“选择出国留学的动机”这一问题(多选),16.53%的受调查者认为“出国留学是一种挑战,能丰富阅历并带来精神享受”、25.52%的同学看重“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现今社会自费留学者大大增多,留学目的多种多样,单纯追求增长学识的求学者并不占大多数;其中还有39.54%的同学看重的是“国外留学压力小,比国内考学容易”,54.6%的同学是为了“获得更加舒适的生活找到更理想的工作”,而有37.87%的受调查者将出国留学当作“获得大家认可的途径”,这可能都揭示了出国留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为留学者带来较强的优越感;31.17%的同学看重出国留学能“在不一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中获得更多个体空间”;有25.73%的同学选择留学的原因是“因为身边亲戚朋友或同学出国,跟风心理或听从家长的安排而选择出国留学”,29.50%是因为“海外有亲友”,最后还有21.76%的留学动机是因为其他因素。近年盲目的随大流心理导致很多海外留学者在留学前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也是归国留学生回国就业后屡屡受挫的主要原因。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表明单纯追求更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占极少数,同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调查者将出国留学视为缓解就业压力而不得已的选择之一。这就为许多留学生回国后就业诸多问题埋下了伏笔。
(二)留学费用支出与就业心理预期
有71.39%的受调查者出国留学所花费的费用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下;22.25%的受调查者花费30~50万元人民币左右;6.36%的受调查者留学花费共计50~80万元人民币左右。我们可以了解到,高额留学的人员还是占少数,普遍的留学花费都在30万元以下,这也就说明出国留学已不会让很多家庭因资金问题望而却步了,在这个价格区间内,很多工薪家庭也能承受得起供子女出国留学的费用。这也是造成近年越来越多的学生流向海外求学的原因。
不过虽说如今留学的费用一部分家庭可以承受,但是其花费较之在国内读书仍高出很多。因而大部分归国留学生的就业期待值偏高,即通过就业的高薪来平衡留学期间的高额开销。通过“您对回国后的月薪期待”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发现对月薪期待3000元(人民币)(以下省略)以下的受调查者为0,而选择3000~5000元这个区域的有18.58%,选择5000~元这个区域的有43.94%,选择元以上的占37.48%。可以说明在这次受调查者的范围内,大家对归国后的薪金期待普遍在5000~元这个区域内,月薪元以上仅次于5000~元这个区间。可见其对薪金的预期与本土毕业生就业薪金相比普遍不低,虽然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归国留学生回国后的就业起薪体现上也与国内毕业生相差无几,但是大多数“海龟”仍对高薪就业抱有很大期望,也认为自身的“镀金”身份能够在就业薪金方面更胜一筹。这也就造成了就业期待值与实际情况的不平衡。(三)实际就业能力及就业情况
在回国后的就业起薪方面,有22.58%的受调查者月收入3000元以下,38.71%的受调查者起薪在3000~5000元这个区间,5000~元的占29.03%,其中还有少部分归国后工作起薪达到元以上的受调查者占9.68%。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高收入的群体仍旧较少,起薪3000元以下的归国留学生还大有人在,同时3000~5000元这个区间占据绝大部分。且整体上来看收入层次差距大,表明留学归国人员能否找到薪资相对较高的工作仍要视个人的工作能力而定。
当问起受调查者对目前的工作是否满意时,有接近半数的人表示“勉勉强强,凑合”,有38.71%的人抱着“骑驴找马,1年内跳槽”的态度,而有19.35%的人对工作比较满意,认为发展机会比较多,待遇还是不错的。可见有多数人目前的工作并没有达到其本身预期状态。对此,我们设计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当问到受调查者是否有海外的工作经验和其工作年限时,我们得到的信息是:有32.25%的受调查者具有1~2年的海外工作经验,有3.23%的受调查者有3~5年的工作经验,而无海外工作经验的占到了64.52%。可见多数人在留学期间并无工作经历,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回国就业时工作经验上的不足和工作能力上的欠缺,同时在薪金上也具有了一定体现。
三、调查结论及思考
(一)明确出国动机,做好职业规划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归国留学生的出国留学动机各不相同,本研究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学习成绩优异,追求更高层次教育的学生;第二类是学习成绩平平,认为出国留学能提升自己的学生;第三类随大流盲从心理,对自己的目标不明确,没有职业规划和其他一些情况的学生。结合我们的研究数据不难发现,第一类学生占极少数,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占了绝大部分,也就说明大部分的归国留学生在当初的留学前期并没有一个很完善的留学规划和很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归国留学生归国期间就业的不理想状态。
出国前的职业规划和专业选择很重要,面对国外各种院校的信息,家长和学生应该全面地考察和咨询,有的放矢,清晰认识到自己留学的动机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仅仅为了一纸洋文凭,随着越来越多的自费留学,文凭当道的时代早已不在。因而只有做好留学前的规划,真真正正学到知识,增长了才学与见识才能展示出与本土毕业生竞争上的优势。对于如何调整出国留学动机,这一点需要通过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家长与中介结构或校方认真负责的考量与斟酌,还有学生自身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做好了出国前的职业规划,准确把握了定位,这对于留学生回国后找工作的盲目与停滞状态会有很大帮助,更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竞争力。
(二)提升心理素质,克服就业恐惧
归国留学生在就业初期因国内人才竞争激烈,缺乏心理准备,容易遭遇各种心理挫折。部分学生择业心态与就业定位过高,但根据我们研究可以看出大多数归国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并无工作经历,这导致了回国后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和心理准备,回国就业后可能会频频碰壁,极大可能会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而导致心理矛盾。此时必须积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积累工作经验,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万万不可消沉自暴自弃,否则还可能会导致因焦虑和失望而造成自卑心理。
种种迹象表明归国留学生因就业心理预期与实际现实的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并不小,但也并非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才能克服压力平衡这一矛盾呢,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要根据自身条件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同时提高面对挫折的能力;其次还要积极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最后还需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三)提升知识能力,积攒工作经验
海归的身份的确是一个小光环,但如果只有这个虚幻的光环,而没有能胜任工作的真才实学的话,是很难被企业更看重的,也就是说更多企业看重的是个人的实际能力。能力不仅要以知识作为基础,更要通过不断的训练与实际的锻炼,才能逐渐转换成实际工作能力。“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中都要求求职者有几年的海外实践经验。”因此豫教国际副总经理王勇建议留学生不妨利用海外求学的机会,在留学期间多参加一些企业应聘及社会实践。此外,为了应对国内就业环境,他建议留学生毕业后不要急于回国,可在国外工作一两年,了解西方公司的运作模式、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回国“镀金”①。这对留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能够更快更好地帮助他们找到满意的工作。
四、结语
国际化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将高等教育参与到国际化的环境中,能够吸收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培养更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出国留学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国内就业形式虽然严峻,但是归国留学生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未雨绸缪,同时不断自我调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渐取得社会认同,做到为社会所用,那么归国留学生必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静.留学生回国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64-65.
[2]郭威.我国归国留学生就业困境研究[J].人力资源,2011(1):125.
[3]彭万.留学归国人员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J].时代金融,2011(36):154.
[4]韩小杰.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就业路径分析及对策建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5.
[5]张国初,梁丽娟.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发展情况调查和建议[J].经济界,2004(1):69-75.
转载注明来源: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