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一个传统行业的海归博士,聊聊回国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故事的开端
传统行业,博士,海归,没错小河就是集这三个关键词于一身的海归博士。接下来先来一段简单的自我介绍,把以上三个关键词一一展开。
小河的专业是环境工程,细分方向是工业废水水处理,属于偏向化工的一个传统技术行业。所以一提到博士,千万不要只想到着生物科技、信息技术、量子学这些高精尖的学科和领域,也有像小河这样,干着及其接地气的工程相关研究的“土”博士。
水处理沉淀池
我并非一开始就想要读博士,甚至打算本科毕业就投身设计院,为工程设计风险青春和头发。可是大三的一个突发的念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想要留学,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也顺利申请到了美国的一所工程排名TOP10的大学的硕士,可是没成想,这一读就是4年,硕士读成了博士。
博士毕业的我,已经27岁了
博士毕业后,一方面由于我所在的行业实在太"传统"了,美国的工作机会非常的少。不像是搞计算机科学的,动不动就是甲骨文和谷歌的,令人艳羡不已。本身我又是一个恋家的人,于是毅然决然地在毕业答辩后的一周,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回国工作至今已经四年了,今天小河将结合个人经历,与大家讨论关于传统行业博士留学生回国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真实的故事,你想听吗?
传统行业的薪水有点可怜
毕业后小河加入了一家企业研究院从事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实际的薪水不方便透露,但着实少的可怜,和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的工资相差无几。再加上近些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看着身边计算机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同学可观的收入,说不酸那只是骗人骗己。甚至有些在国内读的很一般大学的朋友,收入也比我高了很多。
在北京买房感觉遥遥无期
既来之,则安之。羡慕别人也涨不了工资,还不如好好搬砖,争取早日升职加薪。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付出也总算有了汇报,四年工作过后,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有了不小的改观,当然只是和曾经的自己相比。
海归和博士两个标签带来更多机遇
不得不说,海归和博士这两个身份,让我在同龄人之中更快地脱颖而出。我是我们研究室第一个从海外召回来的科班博士,因此备受领导的关照和器重。一上来就把一些有挑战的工作安排给了我,使我刚进入职场,就有了全方位锻炼自我的机会。
不断归零,不断提升自我
年轻人最需要地就是不断历练、试错、积累经验;最怕工作清闲且安逸,那早晚被边缘化。因此,这两个标签让我得以快速地成长,虽然期间也犯过错,走过弯路,但谁又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
可机遇,就是机缘巧合,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我非常感谢领导能在我工作经验尚浅的新人阶段就委以重任,感恩于他的信任。当然我也勇于担当,发挥自己全部的智慧与精力把项目做到最好,报答领导的信任。
努力并坚持总会有回报
与同事处好关系需要艺术
得到了领导的青睐,获得了资源的倾斜,难免会招来身边同事的羡慕,甚至是嫉妒,特别是来自同龄人的。有些同事也是国内名校博士毕业,同时入职可是个人发展却慢了半拍,这难免会产生些想法。
被“排挤”也是人之常情
小河觉得这个时候一定要低调并且放低姿态,稍有得以就飘飘然不知所以,那势必惹得周边的人更加反感。和学校不同的是,职场的工作需要团队协作,单打独斗就是把自己累吐血也无济于事。凡事尽量冲在前面,苦活累活抢着干。让大家看到你的付出,认可你的能力,慢慢感受到大家是一个团队,一荣共荣一辱共辱。
找机会跟身边的同事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困难和难处分享给大家,拉近彼此心的距离,以诚待人才能交到真的朋友,职场上共同奋斗的战友。
喝酒是拉近距离的好办法
写在最后
今天小河分享了自己回国工作后的个人感悟,其实抛开开篇的那四个标签,无论我们在哪个行业,学历如何,工作经历如何,要想在职场上发光发热,都少不了自身的努力以及融洽的团队关系。
勇于担当,诚实待人,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