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本科开金课,才是硬道理!这位海归的管教授,十多年来叫得出课上每个学生全名)
距离华东师范大学的开学第一课还有一周,从新加坡海归、已年过半百的管曙光教授开始忙于备课。这门在本科教学一线开设的光学课,他已在师大上了十多年,每周一课,3节连上,如数家珍。但上课前一晚,他总是推掉所有的事;课前二三十分钟,他总是早早现身教室。
如数家珍的,不只是教材和讲义,因为他从来都是脱稿讲课;如数家珍的还有:他不用几节课就能报出整个班几十个修读学生的全名,并每年保持着这一被学生们称为“神奇”的纪录。他“认脸识人”的纪录,超越有些不常见面的大学教授,甚至超越天天常见学生的中小学老师。
因为管教授喜欢点名?因为他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在他看来,把课上好才是做老师的硬道理。
管曙光在课堂上
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校园偶遇被“点名”,很惊讶】
光学课上,管曙光准备好视力表上讲台,25个大大小小的字母e。“请同学们把眼镜都摘了,退到5米开外。”结果怎么样,视力再好的学生也只能看见25个方块了。原因在于,这就是人眼分辨率的极限,5米对单眼的光学张角只有1角秒,也就是1度的3600分之一,更小的“视角”就更看不见了。管曙光举起一只手笑言,假如我们眼睛太高清,指甲上几千个病菌看得一清二楚,“见了多心烦,还敢吃饭吗?”
“上好课,普通话重要、颜值也重要,但还是内容为王。”管曙光对授课高度自信,他已经不必点名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因为他的金课《光学》早已被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历届学子列入必上清单。“大二上学期我去中山大学交流,等我回咱学校后同学们都感叹,说我没能上管老师的课真是太可惜了。”学生王雅仙后来上了这门课,直言“真是一节也不能少,一节也不能错过!”
管曙光的翻转课堂师生
真正被惊到的是,当修读光学的本科生在校园偶遇管曙光,竟会被他准确地“点名”,不论学生成绩怎么样。上海女生赵佳蔚就是如此,管曙光至今记得她当年第一次期中考试还考了个不及格,后来却越学越有兴趣……
“我能得到这份工作最该感谢的是管老师,因为是他把我引入了光学的大门,让我意识到光学有那么多的学问,有那么大的发展潜力,”赵佳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光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已在慕尼黑一家激光科技企业当上销售工程师。她坦言,“虽然,本科那个时候我还是一枚学渣。”
这门课,确实不好过。管曙光很仔细地整理光学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还有英语论文供学生课外阅读,ppt上也基本用英语展示。学生匿名评教说,在光学课上学英文倒算是另辟蹊径,却也收获颇丰,“毕竟在接触一个概念或定理时,同时接受了它的英文版,比起枯燥地去背单词效果好多了。”
【一人三修同一课,创纪录】
大学重修一门课,通常意味着“挂科”,但管曙光的课却是例外。已把课程修读两遍的唐瑜问老师,“我可以再修一次光学课吗?”管曙光反问,“你不是为了刷分吧?”“不是不是,我已经90分,”唐瑜解释,“因为我听说老师的课每年都不太一样。”于是,从大二到大四,唐瑜成了一人三修同一课的创纪录者。
管曙光在课堂上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华东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先荣教授告诉记者,她常见管曙光备着一个本子,每每发现生活和工作中的“线索”,只要对上课有用,就立马记下灵感。比如70周年国庆大阅兵,当管曙光被直播画面中整齐划一的行进方阵所震撼,他想到的竟是光栅原理的教法。因为作为历年教学的难点之一,光栅也是在光学上“步调一致”,才能保持严格的相位。
反正,从“百家讲坛”到“诗词大会”,管曙光都是有心看客。自己看书看得有多杂?“杂到学校都不给报销。”那些被用于教学的参考书,看似与光学并无多大关系,管曙光却愿意用自己的课题经费埋单钻研。
管曙光的翻转课堂师生
那么,管曙光是怎么记住全班学生名字的呢?这还是因为他的教学方法:高频接触、师生互动。尽管有助教,但每份学生作业不仅助教改,他还要亲自再改一遍,改的还不止于答案——专门的习题课上,管曙光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制作成ppt后,要求好几个被有幸选中的同学当“小老师”,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有意思的是,管曙光自己“悬赏”,请学生们“找茬”。凡是在授课材料中发现老师的错误,相关改错学生经名单公示,期末总评可以加1分。最初,荣获左边加分右边的学生还不少,可后来挑刺就变得几无可能。
在师生互换的翻转课堂上,他只是“导演”,学生才是“主角”。对相机收藏情有独钟的“管导”,有一次为了奖励和他积极探讨自学内容的学生,第二次上课时带来了1930年代德国制造的光学相机,让那位同学保管一周,供其研究。于是,全班再次投来艳羡目光,被激发出自主学习欲望。
【科研不好站讲台,没资格】
每个老师,未必天生是老师。管曙光让学生“玩”自己的收藏品,正如他在湖北蕲春二中的物理老师叶亚,也让男孩子“玩”实验室。
教师节之际,管教授难忘,当年单身住实验室的左边叶老师右边,上课时带来蓄电池。由于被“小管同学”在前一晚错误地接上了正负极,造成短路,放光了电。“但老师没有责怪,只是保护学生兴趣,播下科学种子。”
立志从教的管曙光,由黄冈中学保送北师大,被全国教学大奖得主梁灿彬先生不带讲稿、评书式的授课风格所折服。“他不仅著书,书上每幅图都是自己画,有时还会在课后表演魔术。”这些独家方法,都被“后浪”管曙光学去。
在清华读研并留校期间,管曙光从崔砚生先生的助教做起,跟教授讲习题课、批改作业整整两年。平日崔先生叫惯了他“小管”,可一到跟学生说话必称“管老师”。一次出差,先生信任地把两三百人的大课堂交给他,“帮我代两节,你做得到的。”而今,管教授在师大园为青年教师开设公开课,成了“传帮带”骨干师资,将“青椒”们送上全国教学大赛领奖台。
管曙光的翻转课堂师生
“作为高校老师,科研不好的话,没资格站讲台。”管曙光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讲了经典讲前沿,只有对本专业有深刻理解,才能让学生听了课有茅塞顿开之感。最近,国际著名学刊《物理学报告》邀约管曙光、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宗华教授以及一位西班牙科学家,合作综述《爆炸性同步》。其中,他们在非线性物理领域发现一种同步现象,通过原创方式以古希腊神话人物bellerophon将其命名,也称为“b态”。
管曙光与邱添(左一)等在一起
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科研反哺教学,管曙光带教的本科生邱添正在北大读博。他从大二进入管教授课题组,本科阶段就发表6篇主流期刊,其中4篇为第一作者。其学术论文获全国复杂网络大会“优秀学生论文奖”,为12届大会以来首度有本科生在数百位研究生中拿奖。其后无独有偶,管曙光的学生王昶苏又开一例。
这一系列育人方法,被管曙光定位为“有爱、有理、有美、有效”。“做热爱的事,会不计成本,比如玩游戏。”他又诙谐了一把。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图片编辑:曹立媛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