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9102年了,本土博士还不如海归博士?)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海归人才曾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但在留学不再是新鲜事的今天,高校里却仍然存在洋博士>土博士的“鄙视链”。
“留学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这一切要从我国的留学史说起,近百年来,曾出现过多次留学热和归国潮。
从最早的留美幼童到甲午海战后周氏兄弟表征的留日狂潮,再到民初以胡适为代表的留学欧美热潮,一波接一波,后浪吞前浪,中国留学生们带着“民族自救”的心态出国求学,也被赋予了“向西方学习真理”之外的多重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留学生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据人社部统计,自十八大以来,已有累计283万留学人员学成归国,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2/3,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人员归国潮。
许多海归博士也不负众望,张朝阳归国后创办搜狐,从学霸变身“互联网教父”,完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启蒙阶段;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学岛,建立了世界领先的强磁场实验装置。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两院新增院士名单中,马兰、马大为、涂善东、黄震、赵振堂、董绍明等众多院士均为留学归国人员。
或许也正因为一直以来海归学子中的优秀人才和卓越贡献,国内对于海归群体总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归国留学生的待遇、资源与权势也就远远超过国内求学的读书人。
海外为橘,本土为枳?
近年来,各地为了抢占人才,政府和高校都纷纷发布人才引进计划,向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才抛出了橄榄枝。以北上广深杭为首的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在落户政策、创新创业、学术研究、买免税车和子女入学等方面都给予海归人才多方利好。
而对于许多本土人才而言,同样是高层次人才,他们面临的是更严格的申报条件和打折的待遇。
如杭州西湖区的“325"计划中,海归硕士和国内博士被划为了最低门槛的同一档。某高校的研究员招聘文件中,给海外引进人员和国内引进人员的安家费、科研经费相差10万元以上。
很多本土博士求职高校时,一项“海外经历”的要求,往往就把他们拒之于理想岗位的门外。
以国内顶尖大学为例,2018年,北大、清华新引进的教师中,本土博士占比51.9%,海归博士占48.1%,看上去本土博士更高一筹,但是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到8成,许多本土博士都曾有去国外“镀金”的经历。
对于高校就职要求海外经历的调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42.17%对此项规定表示理解,因为学科评估、学科点申报、科研项目对海归比例有要求,高校也是无奈之举;35.54%明确表示海外访学经历不能代表个人能力、学术水平,此外,还有22.29%表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甚至高校里评职称升教授与出国经历挂钩也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了,本土博士需要出国访学甚至发数篇SCI才能与海归博士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于本土博士来说未免有失公允。
钱学森晚年曾不止一次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现在我们想接着问下去,“到底是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还是我们的用人体制遏制了杰出人才的产生?”。
本土博士崛起,正追平海归优势
诚然,海归博士有许多优点,他们有更好的英文基础和更开阔的学术思路;还有一定海外人际关系,可以为学校对接资源,促进国际交流;并且接触的是科研前沿知识,能促进学校对应学科的建设等等。
但国内学术界近年来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本土博士的科研水平以及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研究论文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最年轻的院士卢柯,拒绝赴日深造,选择留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从博士毕业到当选院士仅用了13年时间,共发表11篇science和1篇nature、当选四国院士的答卷让他一次次刷新纪录。
还有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刷屏的90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姗、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李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万龙等,国内博士毕业就直接被高校聘为教授、博导。在海外留学经历受追捧的今天,他们用丰硕的学术成果打破了高校对吐蕃的偏见。
从以前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改为有海外经历优先,从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变成要求发表论文的质量……用能力和学术来选拔人才,这一点正在成为学界共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术界对人才的评价将回归“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心,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也将实现不分中外、择优录取、同工同酬,毕竟,本土人才的能力得到认可,才是最大的“文化自信”。
以下文章来源于左边青塔人才右边,作者关注青年学者的左边青塔人才右边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