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中文系2022届留学生路卡:影像 · 生活 · 理想)
转眼间,这已经是路卡在中国的第七个年头。从南欧的海滨城市,到这座六朝古都,路卡在燕园完成他青春故事的初章。漫游在汉语言的世界中,路卡收获由衷的快乐;也正是燕园的学习生活,带给他出入文学世界的门径,为他点亮汉语言文学的“灯塔”魅力。他与北大的情缘以影视启幕,再以文学为路。离别将近,这位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才子穿上毕业服,他将带着燕园的馈赠,以理想作舟,将文学和生活的真与美带到更广阔的世界之中。
影像的故事:在胶片世界里阅读中国
电影,塑造了路卡对中国的第一印象。
在他的想象中,这个遥远古国苍山碧水、茂林修竹,亭台楼阁,点缀其中,居住在这里的人,长衣宽袖,饮酒作诗,一派潇洒古韵。电影中,这个神秘又朦胧的东方古国始终吸引着他,所以在家乡的卢布尔雅那大学选择本科专业时,他便选择进入亚非研究学院学习汉学。
然而,在学习中文的道路上却有着超出想象的艰难险阻。在短短的大学四年时间内要熟练掌握一门新的东方语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汉语与欧洲大部分语言的拼读习惯不同,表达逻辑更是不易掌握,对路卡来说,从山脚开始攀登汉语“高峰”,是他本科期间注入最多激情与辛劳的“志业”。
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语言,2014年,路卡来到北大做交换生。他惊喜地发现,想象中的山川胜景、陈楼古迹,只是多样中国风景的其中一面。这里同样有直冲云霄的高楼、光影斑驳的街区与闲适优雅的咖啡馆。半年的交换转瞬即逝,但在北大短短的学习经历却使他久久不能忘怀:方寸之间的校园将古与今、新与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面是斗拱榫卯下吟唱诗书礼易,一面是高端的试验设备、先进的科研成果。2015年,在本科临近尾声之际,他决定申请并成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硕士研究生。
这一次,来自家乡的电影陪伴他度过在北大的研究生生活。他选择《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ValterbraniSarajevo,1972年)与《桥》(Most,1969年)这两部电影作为自己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这两部诞生于南斯拉夫的电影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成为一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他所要研究的,就是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两部影片在中国被接受与再创造的历史。在北大的课程学习中,戴锦华老师的电影赏析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在言辞犀利、左边睿智右边爽朗的戴锦华带领下,他经由影像进入到一个文学、历史与现实互通和照应的世界。
从电影中认识中国、用影视串联起时空,路卡的来华求学经历将是一场满载收获与哲思的旅程。
路卡与同学们身着毕业服合影
文学与生活:阅读是真实可感的心灵港湾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路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在本科时就开始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那时,他的汉语并不熟练,不能完全把握文中之意。现在的他,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介绍他最喜爱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我每段时间喜欢的中国作家和作品都不太一样”。他想了想,给他最爱的中国作家排了个序:“我最近比较喜欢双雪涛的作品,这位东北作家写自己在20世纪90年代的成长经历,你从他作品的背后可以看到东三省在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我喜欢的第二个作品是《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视角很独特,主人公是一个傻子,从他的角度来观察周遭的人与事。”除此之外,他还在阅读一些有着上山下乡经历的知青作家的作品,并试图从他们的视角观察变革年代的中国社会。在这些虚构的故事背后,往往是一代人的记忆、情感与精神世界。文学不只是文学,文字的背后是真实的历史,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
从文本中读懂民众的文化记忆,从文学中触及真实的生活,是路卡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的最重要的教益之一。他的导师贺桂梅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史、思想史、女性文学史研究与当代文化批评。每年,贺桂梅都要开设文化实践课。在课上,路卡会和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当下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化文本,包括电视剧、电影、小说、学术著作等。文化史与文学史,应该是大众的,应该是贴合当下生活的。
“虽然我看了这么多小说,但我并不打算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还是不太一样的两件事。”他笑着说道。不过,他虽不打算成为文学的缔造者,却是故事的传播者。他翻译了迟子建的短篇小说《清水洗尘》的斯洛文尼亚语版本(2016年12月发表在斯洛文尼亚著名文学类刊物LUDLiteratura上,译名为NovoletnaKopel),将中国农村的文化习俗传递到远方,他希望迟子建笔下那种温婉的、轻柔的情愫也同样能够触动远方大陆那头的家乡读者。
文学即是生活,生活也是文学。每天晨光熹微之时,他与北大耕读社的同学们一起朗声阅读经史子集;每日茶余饭后,他便会打开一本最近的案头书,慢慢翻阅。文学与阅读,构成了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当然,除了阅读有字之书,他也在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他喜欢结交新朋友,喜欢和各个专业背景的老师交流。作为空间的北大是有围墙的,作为大学的北大却没有边界。这里的学生是热情的、善于思考的、勇于提问的,这里的老师是不怕被质疑的、平等待人的、乐于分享和交流的。虽然生活也会偶尔制造点“小意外”,比如,为了论文临阵磨枪时的阅读少了分惬意,但对路卡来说,在北大的生活是令他受益匪浅的。“我在这里重新认识了我的专业、我周围的世界、我自己,同时收获了思考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能力,这是弥足珍贵的。”
从文学中体悟生活,将生活谱写成诗歌,路卡在现当代文学中找到了生活与心灵停泊的港湾。
路卡与中文系的老师同学们
梦想即真实:携未名水入海畅游天地
路卡从未想到,自己会与百年前的一位作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者之一结缘——他就是瞿秋白。
博士阶段,原本他想沿着硕士论文的研究思路,继续探讨南斯拉夫的重要文本、电影与理论著作在中国的接受与再造。但当瞿秋白进入他的研究视野时,他很快改变了想法。这位出身“五四”、漫游俄乡的中共早期领导者,浪漫诗意,歌颂光明,极富理想主义色彩。他既是旧时代的“文人”与“绅士”,亦是新时代的革命者,是一个可敬、可爱的读书人。不过,路卡的博士论文并没有停留在瞿秋白一人身上。他的视野穿行在政治、经济、思想、文艺等多重领域,从瞿秋白对文学与政治的态度出发,将不同领域串联在一起,描绘现当代文学构建之前的历史图景。
历时一年,路卡最终完成了他对现当代文学初曙图景的探索,然而他的学术之路才刚刚开始。路卡希望继续推进该领域研究,同时将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翻译后介绍到家乡。他表示,以学术为业,是他喜爱和期许的生活方式,他希望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梦想支撑了现实。瞿秋白为理想慷慨就义,对他那一代的青年人来说,梦想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可以自我成就的现实。这也始终激励着路卡,对他来说,虽然追逐梦想的道路还很长,但他始终坚持自己前进的方向。北大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她有足够大的胸怀,包容每一个梦想,包容每一个追梦的人。在他的家乡,中国文学是一个很小众的事物,深入了解的人很少,更谈不上开展相关研究。但路卡表示,他会坚持下去,继续寻求和感恩帮助与支持自己的人,向着热爱前进,奔赴下一段旅程。
七年与中国的相知相会,路卡偶尔也放下纸笔,带着文学的想象力,亲自走访大江南北、城市村落,从旅途中探寻书中的中国。他看过宁波绵长的海岸线和曲折的港湾,也曾漫步在重庆的蓊郁山城,他欣赏过贵州的山川秀丽,也涉足过东北的辽阔平原。路卡在一次次旅行中,不断更新自己对中国的印象。“若是让我向家乡的朋友介绍中国,我首先会推荐中国的美食,例如我喜爱的饺子、包子、火锅、烧烤,我第一次品尝这些美食时就立刻爱上了。然后是中国的名胜古迹、传统文化和建筑,它们都是中国特有的。”路卡认为,外国友人想要了解中国,需先从接触物质文化着手,建立起亲切真实的联系。而他也正在通过文学研究与翻译,努力将中国的精神文化传递给世界,将七年来的感动与收获,转换为下一段旅程的动力。
路卡手写的毕业寄语
穿行于电影与文学之际,漫步在生活与故事之间,七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仿佛昨天他还是第一次来到北大,第一次在未名湖边闲骑单车,第一次在教室中聆听恩师教诲,第一次与同学们共阅同一本书。那些曾经的真实凝结为记忆,曾经的生活成为了“文本”,在燕园的最后几周里,他最后一次和这里的石与树、塔与湖、朋友与老师挥手作别。路卡知道,他在燕园的青春故事将暂告一段,他将回忆着、生活着、前进着,携那未名水入海,以纸笔为天地,书写他的理想人生。
受访人简介
路卡(GOLEZ,LUKA),来自斯洛文尼亚,2022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留学生代表。2015年至2018年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后继续攻读该领域博士学位。
硕士论文:《别样的视角:〈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与〈桥〉在中国的接受研究》,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2月,第98-111页;博士论文《中国当代文学的“前奏”:瞿秋白与左翼文艺的领导权建构》。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