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留学生八千里归国,有人只敢在飞机厕所里吃饭)
▲在英留学生在机场的实拍图,不少人除了口罩、还备足了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防疫装备
作者|花朵财经
左边ID右边|F-Finance
||
如果没有疫情,逸轩现在会在英格兰诺丁汉大学继续读着自己的计算机课程。
诺丁汉这座小城悠闲、静谧、恬淡,绝大部分居民不似伦敦人那样忙碌,人们喜欢在家门口花一磅买一篮树莓或者樱桃,午后相约去咖啡馆直到日西坠。
但一切都被疫情改变,这座城市承自拜伦和劳伦斯的文学气质未能拯救它脱离疫情,城市的守护神罗宾汉面对疫情也同样无能为力。逸轩和许多留英学生一样,不得不走上异常艰难的归国之路。
⊥1110⊥
“整个英国都在为疫情早期的任性买单。”
颇讽刺的是,诺丁汉隔邻的谢菲尔德是现代医疗防疫隔离制度的首倡之地,但直到三月初——西欧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疫情当时已经呈扩散之势——整个英国对疫情都是漫不经心的,在绝大多数当地人心里,新冠疫情仍然是仅存在于遥远东方大陆的陌生病毒,逸轩亲耳听当地人说过,有英吉利海峡在,英国就是安全的。
▲《零号病人》,一部讲述病毒蔓延全球的英国电影。但现实中的英国政府和人民对病毒麻痹大意的态度和艺术作品中完全不同
尽管感染者不断出现,且2月中旬从澳大利亚感染新冠肺炎,一度被传为整个欧洲的“零号病人”的患者就是英国人,但事实上英国直到3月15日鲍里斯宣布“群体免疫”的消极抵抗措施之前一直都是过度放松的。美国至少还出现了哄抢现象,但英国的boots等医用品连锁商店的货架上,直到3月10日左右口罩、消毒水等物资还不算是抢手货。
▲知名医药连锁商店Boots
这也方便了逸轩等留学生采购物资。
从疫情刚在英国蔓延时,中国留学生就都很戒备,能录播的课程的基本上都不会到线下去上,并且日常都做足防疫措施,逸轩说:“我们购买全了几乎所有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标准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护目镜,免洗洗手液,消毒纸巾,防护服。”
但当地人没把疫情当一回事,在逸轩回国前一天,英国诺丁汉有8个确诊病例,年轻人还是照样泡吧蹦迪,戴口罩的几乎只有中国人。
与国内的严防严控相比,英国的消极防疫政策反差鲜明。英国政府甚至向公众宣传口罩无用论,逸轩表示身边有朋友走在路上被当地人劝说不要戴口罩。“我们不知道确诊病例是否就在身边。”逸轩说。
“起初只有中国人是在意的,真的一点也不夸张,全英国都不在意,在这里的印巴人欧洲人美国人也不在意,只有中国人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我去问了boots的店员,购买口罩和消毒水防护服这些物资的,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当然鲍里斯宣布不抵抗之后人们害怕了,反而不是这样了。”逸轩说。
⊥1110⊥
“我更想要命”
即使是知道疫情的严重性,但逸轩等多数中国留学生原本也没打算回国避难,“像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学业项目对现场测试的要求比较多,回国反而带来比较大的不便。”
令他改变想法的有两件事,一是他所就读的英国诺丁汉大学宣布将线下课程转移到网上进行;二则是在英国当地闹得沸沸扬扬的“群体免疫”政策。
“这相当于是英国政府宣告了自己对疫情无能为力,整个社会一下子就慌乱了,我和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是这样才决心回国,哪怕是学业受到影响也没办法了。”逸轩说。
相比逸轩,还有些留英学生的遭遇更加惨痛,有人已经拿到工作左边offer右边,回国的话等于工作就黄了。逸轩的学姐,已经留在英国8年的阿蕊就是不得不放弃工作的一员,“英国是居留10年就能拿永居,现在放弃工作是很艰难的选择,但是相比永居资格,我更想要命。”阿蕊说。
逸轩说,绝大多数留学生都和自己一样,面临学业/事业VS健康/安全的两难选择,最终有人留下,更多人选择回国。“留下其实就是赌概率了,很大的概率被传染,被传染后,回国之路基本上就断掉了,除非是土豪能像越南富豪公主那样包机,否则留在当地,就又有很大的概率遇到医疗资源被挤兑的情况,那危险系数就太高了。”逸轩说,自己和家人搜索了很多疫情相关的报道,家人还想方设法咨询了专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回国。
▲3月9日左右在希思罗机场引发恐慌的宿醉英国女生被隔离
逸轩等直接选择回国的人,还不算是最曲折的。在LSE读书的刘晨,2019的圣诞节回中国,春节遇到疫情被滞留,好容易到了2月中旬航班通了回到英国,仅仅过了半个月,英国的疫情就变得比国内严峻百倍,曾经全球疫情最严重的中国反而控制得特别好,刘晨就又不得不再次返回国内。
⊥11
留学生随时盯紧航司政策,人手三张机票
显然,疫情对留学生学业和生活上的影响已经发酵。但当逸轩意识到要回国的时候,机票已经非常紧张了,“当时有很多英国要封城的传闻,导致大多数想回国却没买到机票的留学生比较焦虑,没有心思学习。”
几经波折,逸轩在家人的帮助下终于购得一张国航直飞的机票,平常来回不到4000元的票价,如今单程就要元,并且该航班一度取消又恢复。
“机票是真的难买,一是直飞航班很难抢到,经济仓的票价卖到商务舱的价格,而且一票难求。很多人只能选择转机,而转机国家的政策总是变,不知道能不能走得掉。”逸轩说,特殊时期,各国家和各航司的政策堪称一日三变,留学生们不得不时时刻刻盯紧,否则一旦有变即使是OTA平台出了票,航班也照样会被取消,甚至不排除出现极端情况飞到转机的国家反而被滞留的情况,“实在是一种精神折磨。”
因此,逸轩和留学生朋友们决定回国后,购票都是采取“人均三张票”的保险策略,“大家在盯紧各国航司的同时,基本都通过去哪儿、飞猪等多个购票平台同步买,以增大购得有效航班的概率。”
价格也是不少留学生不得不“折腾”的原因,由于高企的票价和多变的航班,不少留学生尽管心急如焚,但只能紧盯各国与各航司的政策买票,而在兼顾性价比的前提下抢票十分困难。例如伦敦直飞北京很贵,但是从伦敦飞德国,再从德国飞上海,也许就会省下好几万元。不是所有留学生都是土豪,有人直飞回国,更有人不得不冒着感染的风险辗转多国,祖国在此时成了“逃毒”的最佳选择,也是留学生心中的唯一目的地。
⊥1110⊥
10几个小时的航程,有人只敢在飞机上的厕所吃饭
“明知道回国的路上很危险,转机也是增加危险,但是没办法,直飞的航班每天都有,甚至公务机也有,但是动辄十几万二十几万的票价,绝大多数人不舍得买。”阿蕊最终选择了转两次机回国。
“决心不在飞机上吃饭,全程带着口罩和塑料遮住脸的那种挡飞沫的头盔,坐在飞机上我一直在胡思乱想,甚至担心从法兰克福飞回北京10几个小时不吃饭会不会降低免疫力,反而导致自己被感染上,毕竟我可以不吃,但同机者是要吃饭的,要摘口罩的,只要有一个感染者在飞机上,所有人都很危险。”阿蕊说。
花朵财经询问了多位归国留学生,他们几乎都有“吃不吃饭”的严重顾虑,“不怕你笑话,我从伦敦飞国内本来也是决心不吃饭,后来实在饿得肚子咕咕叫,拿着消毒剂和飞机餐直奔厕所,在厕所里用消毒剂一顿喷,喷完之后大口大口扒饭。因为厕所里给人的感觉比机舱里安全,在机舱里实在不敢摘掉口罩吃饭。”在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读书的中国留学生许旭说,那是这辈子最难忘的一顿饭,一边吃一边不由自主流着泪。
这些留学生的担心并非多余,近日我国的输入病例中,已经出现了疑似在飞机上感染的病例。
“肯定知道有这种风险啊,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在飞机上煎熬十几个小时,只要回到中国就放心了,留在英国这边那就是无时无刻的煎熬,不光自己担心,家人父母也跟着一起担心,所以回国尽管有风险但是这个风险值得冒。”逸轩说。
3月19日,逸轩终于抵达上海浦东机场。他放眼周边,是严阵以待的防疫关卡,积极配合佩戴口罩的中国同胞。
逸轩说,刚到英国时,对英国人有点暗暗的羡慕,“他们生活得挺惬意,挺潇洒的吧,个个都有一张从小到大没受过欺负的脸,走在大街上人们哪怕对陌生人打招呼笑得也挺真诚,挺喜欢这种感觉的。”
但是,这一次的疫情,改变了逸轩的想法,“欧洲国家的这种闲适惬意的生活,基本上已经摧毁了他们应对大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这种在疫情面前随波逐流、放任不管的情况不仅是在英国,还在欧洲多数国家出现,即使是常年打仗的美国都没有例外,原因是什么?我觉得是他们平时活得太舒服了。”
▲疫情中的伦敦姑娘哭诉想回中国
哪里像中国人,中国笃信着一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放眼历史的长河,会发现和平安乐的日子是极少数,饥荒、瘟疫、战争才是人类整个历史的主旋律。
“在机场等行李时,看到海关人员穿着整齐制服从身边列队走过,那一刻我真的很有安全感。”逸轩说,从未有哪一次回到故土,像这次一样有劫后余生的感觉,感动得想哭。
逸轩紧接着要面对的,还有近半个月的集中隔离,以及学习、生活节奏的大幅错乱。同时,作为归国留学生的一员,他耳边不乏一些不理性的声音,“千里投毒”“归国巨婴”等极端的言论甚嚣尘上。
对此,逸轩心中也很无奈,“国内疫情爆发严重时期,我给红十字会、韩红基金会都捐过款,也给国内机构寄了口罩,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祖国。如今自己在国外遭遇疫情蔓延,在国外极度缺乏安全感,却听到这些不友好的声音。”
“但毕竟最黑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逸轩说。
截至北京时间3月25日6时30分,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例,累计死亡例,治愈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33万。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